随后,为了实现其更大的野心,旧日本军队继续扩军,到1941年底,总兵力已经达到240万人,在此时,与中国军队开战的日军最多时高达170万,随着日军挑起太平洋战争,看似数量庞大的日军却面临着兵力不足的问题,除去30万海军,210万旧日本陆军中,最少需要保有130万留在中国战场,另外需要有40万留在本土,实际可以投入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与美军战斗的日本陆军实际仅剩40万人,而因为日军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实际对日宣战的国家,包括美国在内有26个国家。
而此时的中国战场让旧日本军队越来越头痛,正面战场已经让日军无力大规模进攻,敌后战场又让已经投入75%侵华兵力规模的日军“焦头烂额”、“顾头不顾腚”,到1942年6月,日军用于侵略亚洲各国总计投入了250余万人,其中在中国战场达到了高峰的210万人,在太平洋上,瓜岛战役即将开打。
随着太平洋战场上日军节节败退,联合舰队全军覆没,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被大量消灭,以及补充到与美军的战斗中被消灭,此时的日军已经不得不使用降低征兵条件和年龄标准补充损失的兵员。
最终,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在中国战场,日军总计伤亡达到了150多万,其中在敌后战场日军就被歼灭了52.7万人,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战区接受了约128万日军投降。
来自俊赫君的话说:越大越小的甲类师团
旧日本军队常备师团,也就是甲类师团(甲种师团)共有17个,除近卫师团外,其他都参加了侵华战争,编号为第一至第十二,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九、第二十,甲类师团又称挽马师团,为四单位制,下辖两旅团以及工、骑、炮、辎联队各一个,每个旅团又包含两个步兵联队,全师团共计8个联队(其中有4个步兵联队),抗战爆发后的挽马制师团兵力规模为为2万8200人。
另外,后期因马匹不足,日军建立了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人数为2万4400人,以及1万5500人的丙种师团,还有专门用于扫荡根据地的,仅有3个步兵联队,总人数约为1万1000人的丁种师团。
而到了1944年,日军实际已经没有四单位制的甲类师团了,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也已经缩减为2万1000人左右,而乙种师团为1万4000人。在1945时,约有70多个乙种师团,30多个丙种师团和20多个丁种师团日军单位在中国战区投降。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